心理咨询师:默念“4个字”能平息怒火2019-03-28 09:58作者:习安心理
“言语暗示”的力量非常强大,不但会影响他人和自己的想法与感觉,还能诱发行为、操纵人心。 在一项心理学实验实验中,实验者故意问一些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某某人的胡子是什么颜色的?” 其实,这某某人是经常和儿童在一起活动的一个成人,但并没有留胡子。可总有大多数儿童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胡子有某种颜色,因为他们已接受了他有胡子的暗示,所以自然从他的胡子是什么颜色的这个角度去想了。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对于一种意见,我们毫不批评,予以承认,用做我们信仰或行动的基础,便可说我们对一种暗示起了反应。 言语暗示本身没好坏对错,既能束缚人心,自然也能够解放人心。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擅处理人际关系,又或是情绪经常莫名失控,有可能就是在不知不觉间对自己下了“心理暗示”。 那么,要如何解除负面的心理暗示呢? 答案就是“以毒攻毒”──对自己下另一个暗示,这么一来,你就不用再为人际关系饱受负面情绪之苦,甚至还能乐在其中。 首先我们来了解先会有哪些心理暗示 例如,只要别人说了一句话、做了一个小动作,就下意识地认为“那个人肯定瞧不起我!”、“我长得那么丑,他肯定看不上我!” 有时人家明明无心,看在我们眼里却是大有深意,心情也连带受到影响。 在这里要教大家一条“心平咒语”,当那个又忍不住猜测别人的想法,请试着对自己下暗示──在心中默念:“那又怎样!”(So what!) 我们之所以不断猜测别人的想法,是因为我们以为“只要搞清楚对方在想什么,情绪就不会再起伏波动”,而这样的暗示却促成了反效果。只要简单念一句“那又怎样!”(So what!),就能唤醒原本的自己,不再拘泥于别人的想法。 妈妈A在跟朋友聊天,对方突然跟她说:“你没有想要减肥吗?”让妈妈A顿时语塞,不知如何应对。她觉得这个朋友对她有敌意,那样讲是在笑她胖。 之后,妈妈A开始胡思乱想,怀疑大家都对她不怀好意、都在背地里笑她胖,心情也因此一落千丈。妈妈A在心中大喊:“那又怎样!”(So what!)才喊完,所有负面情绪都消失了。 妈妈A感到不可置信,怎么可能这样就消失了呢?她不信邪地再试了一次,刻意回想朋友笑她胖的事,藉此激发坏心情,然而无论她再怎么回想,都无法像之前那样怒火攻心。 她再一次在心中大喊:“那又怎样!”(So what!)果真瞬间浇熄了怒火,回到平心静气的状态,让妈妈A得以感受原本的自己,不再拘泥于别人的想法。 上一篇: 分分合合多次,这样的爱该不该继续?
|
预约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