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的七个层次2020-12-10 10:37作者:习安心理
得益于川普的口头禅,“fake news”成为网络上的流行用语。 然而,可怕的现实是,在这个信息泛滥,造假技术日益增强的时代,各种误导性、假的的信息粉墨登场,甚嚣尘上,与许多真正的事实的信息混杂在一起,难以辨认。 ![]() 是的,尽管我们希望看到真相与事实。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我们头脑之外的世界——客观真实;另一个是我们脑子里的世界(不管是自己想象还是受到假信息的影响)。 那么,我们要如何判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接收到的信息才是事实(真相)呢?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约翰·爱德华·特雷尔认为想要学会判断信息是虚构还是事实,那么就要尽可能了解我们头脑之外的世界,他提出“判断什么是事实”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另一个问题:我们要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了解我们头脑之外的世界? 特雷尔把所谓的“事实”分成了七个层次。 ![]() 即 ![]() 私人的事实: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始于我们私下里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通常我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在学习什么。之所以说私下,是因为我们所发现的只是我们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常是相当熟悉常见的经历。
个人事实:尽管我们对世界的大部分认识可能无法理解,但当我们意识到事物和事件是如何形成模式的,我们迟早会好奇并试图理解为什么这种模式明显存在。
公开事实:广而告知:当我们提出解释以及对别人进行解释时,我们可能会努力让他人接受我们的智慧、逻辑和见解、论据和推论。 信念:然后,最初的个人信念最终可能会成为广泛共享的信念。 那么,什么是事实呢? 例如你查词典或百度“事实”这个词,你会得到不同的解释。一个说:“一件已知或被证明是正确的事情。”另一个给出了:“事情的真实情况。”还有一个词是:“已知已经发生或存在的事物,尤指有证据或有信息的事物。” 在所有这些定义中有一条共同的主线,即一个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事物。 然而,特雷尔教授认为,事实不是“事物”,而是观察到的我们周围的世界的模式,即事实=模式。 由此特雷尔教授认为事实是我们对世界的印象,它距离“真实存在”实际上还存在着三层距离: 1.我们对世界的第一手了解(我们的“私人事实”)——请注意,即使是这样的眼见为实的现实,也与“实际存在的事实”隔了三个层次。如下图所示,我们以这种“确定”的方式,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打开了一扇难以置信的小窗户。 ![]() 2.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的“个人事实”(我们自己以为是常识的东西)——这些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对我们所看到的周围世界的模式的解释。 想想咸豆花和甜豆花之争。 3.我们相信自己知道的东西(“公开事实”或“常识”)——这些事实可能离客观存在还有七步之遥。(哪七步呢,教授没有继续说了。) 由特雷尔教授的观点可以知道,要获得客观存在的真相是如此不容易,竟然连一些我们已经确认是事实的存在都还与客观存在有一定的距离。 其实说来也是,想想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探索过程,从天圆地方到地球是圆的,从地心说再到日心说,这几千年来,我们认为不是事实的模式,在古代也曾被认为是事实。 因此,当有人告诉我们:“这就是事实”时,我们要多一些思考和包容心,不要轻易就把这些观点当做真理,也不要那么快就否认别人。 正如古人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我们对世界的大部分了解毕竟只是道听途说。 上一篇: 当婚姻出现变化,要不要离婚?
下一篇: 你的心,是灵活的还是僵化的?
|
预约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