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讲话的艺术——“泄气话”比发牢骚更容易交到朋友2017-07-14 15:31
人总是不可避免在不如意的时候,对他人倾诉抱怨。 然而抱怨也有分类哦,抱怨的好就是在说“泄气话”,抱怨的差就是在“发牢骚”,而且前者总是比后者还要好上一些。 这从何说起呢? 首先,抱怨是一种不可或缺地表达或宣泄情绪的方式,是消除不安和压力很有效的方法。 不与任何人说话,独自一人烦恼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口。 关键在于聊天的话题与内容。 许多人会用“牢骚”、“泄气话”等负面内容宣泄压力,这很可能会让倾听者听久了很容易感到厌烦。 “牢骚”、“泄气话”听起来像是同一件事,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些不同。 “泄气话”:示弱。不争气的话;例如,我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 “牢骚”:抱怨无法解决的事情;例如,这个世界的人真实坏透了。 两者的解释感觉很像,却有着不同意义——“泄气话”比“牢骚”更容易引发倾听者的共鸣。 这是因为发牢骚只是一味的告诉对方说出来也无法解决的事情,这是一种十分自私的行为。尤其喝酒壮胆之后,更是毫无节制的抱怨,根本不顾对象是谁。 当一个人心中充满愤怒与不满,说话的语气就会粗暴,这与说泄气话的口气截然不同。发牢骚纯粹只是自我满足,倾听者会觉得自己不受尊重。 科学根据证实“泄气话”的功效 “泄气话”与“牢骚”的目的稍有不同。 “泄气话”是利用软弱的语气说出不安的情绪,藉此得到对方的同情和共鸣 。说得严格一点,这也算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但从在意对方反应、想得到对方认同这一点来看,“泄气话”与“牢骚”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利他观点是以他人利益为优先,想帮助弱者、与弱者站在一起,这样的观点会让当事者感到幸福。研究显示,俗称为“幸福荷尔蒙”的催产素在这个机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某种意义上, 与其一味地提高音量说出自己的不安、不满,向他人“发牢骚”,不如放低身段,倾诉自己的烦恼,“说泄气话”更能达到沟通的效果。 若真如此,何种程度的“泄气话”才真正有效?我们很难拿捏其中分寸,究竟什么样的话算“牢骚”?什么样的话是“泄气话”?区分两者最重要的关键,就是你说话时是否只想到你自己? 简单来说,就是你能不能想象倾听牢骚或泄气话的一方会有什么感受? 说出深藏在你心中的不安吧! 如此一来,对方一定能感同身受,明白你的痛苦,想要助你一臂之力,你自然就能获得别人的帮助。透过“泄气话”说出自己的不安,可以让人倾听你的不安情绪,与别人共享经验,让对方与自己站在一起,获得心灵支柱。 心理咨询师小叮咛 坦然说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他人共享经验。 · 跟他人说话可以纾解不安与压力。 · 不要单方面发牢骚,徒增他人困扰。 · 注意对方的感受,坦然说出内心想法的“泄气话”能够引起共鸣。 上一篇: 【个人成长】除了你,谁也没资格打击你。
下一篇: 【关系】成熟or幼稚的沟通,你是哪一种?
|
预约咨询
|